1. “ 跨文化交流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現實、 挑戰與應對“,載《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2年第2期。
2. “亞歐腹地,第四破碎地帶?”載《環球》,2022年第2期。
3. “共商共建與全球共享的發展”,載《光明日報》2022年1月15日。
4. “半無產階級:一個研究議題”,載《世界政治研究》2021年第三輯。
5. “全?促進社會保障建設 發展區域性?產價值鏈”, 中國經濟新聞網,2020-04-22。
6. “海權競爭失敗的國家:16世紀的西班牙帝國”,新媒體《一枚石頭》,2019年12月16日。
7. One Belt One Roa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ribbean Region,Association for Barbados China Friendship, August 27, 2019.
8. “2019年:經濟增長勢頭平穩,防止輸入性通貨膨脹“,《中國經濟時報》2019年3月1日,第11版。
9. “邊境‘難民及非法入境者’問題與中國的應對策略研究”,載《國際展望》2017 年第5 期。
10. “制度互動、權力互動與跨國森林治理”,載《東岳論叢》2017年第8期。
11. “地緣支軸、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 世紀中哈地緣政治關系”,《西北民族研究》2017年第2期。
12. “國家戰略、經濟周期與中朝關系的政治經濟學”,《外交評論》2016年第6期。
13. “論地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核心概念——一個分析框架的提出”,《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6年第6期。
14. 《霸權穩定、三重螺旋與東亞國際秩序》,載《渤海大學學報》2015年第6期。
15. “?. ?? ??? ????”,????? ???? ????,pp.218-243. (未來中國的經濟前景——結構調整、全球戰略與人民幣國際化,《統一韓國的國家相和韓中關系》2014年)。
16. 《東亞地區安全合作:困境與解決》,載《東亞地區秩序的重建:協商與合作》,世界知識出版社,2014年版。
17. Political Economy and Process of Global Compact Governance in China, University of Oxford,GEG WP 2013/73.
18. 《憲政的經濟學闡釋》(譯著,與賈文華合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
19. China Engages UNGC: A Transaction-Cost Perspective,GEG Report, University of Oxford, 2011.
20.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Transition (1979-2008): A Dynamic Analysis at Institutional Level,GEG Report, University of Oxford 2010.
21. 《牛津歐洲史:1945年至當代》(譯著),吉林出版集團2010年版。
22. 《資本困境還是制度困境?》,載《社會科學報》,2009年4月。
23. 《國際資本與中國政治、經濟轉型(1978–2006):國際化與國內政治的動力分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24. 《霸權之間:世界體系于亞歐大陸腹地的發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25. 《過渡時期國際經濟政策的歷史邏輯:基于重商主義的思考》,載《和諧世界與中國對外戰略》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6. 《憲政經濟學述評》,載《渤海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27. 《游牧經濟的機動性分析》,載《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28. 《蒙古:北約東擴的終點?》,載《世界知識》2005年第5期.
29. 《美國危機應對機制研究——以炭疽病毒應對為例》,載《危機應對的全球視角—各國危機應對機制與實踐比較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0. 《13世紀蒙古霸權的另一種視角——亞歐大陸腹地地緣經濟》,《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主持教育部項目1項。
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項1項。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出版基金1項。
中國政法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項目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