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類
1、《中西政治思想與政治文化》(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2、《牛津歐洲史(4卷本)》(譯作),主編,2009年。
3、《中國公民讀本》(主編,主要作者),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年。
4、《現代西方政治思潮》(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5、《西方政治思想史》(多卷本第二卷),主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年。
6、《西方政治思想史》(多卷本第五卷),參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7、《學科思想史文庫·政治學學科思想史》(主要作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8、《在上帝與愷撒之間----基督教二元政治觀與近代自由主義》(獨撰),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年 5 月 。修訂版,繁體字版(臺灣)左岸文化公司, 2004 年 5 月。
9、《現代西方政治思想》(參編),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12 月。
10、《西方政治文化傳統》(修訂版),(獨撰)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12 月。第4版,吉林出版集團2008年。
11、《當代西方政治思潮—— 70 年代以來》(參編),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12、《世界著名思想家傳》(主編),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13、《當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獨撰),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14、《西方政治思想史辭典》,副主編,主要撰稿人,1997年。
15、《中國大百科全書·政治學卷》(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2 年。
16、《 20 世紀西方政治思潮》(主要作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論文類
1、Nationalism and Democratiz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ume 18,Number 62,Nov.2009.
2、《論黑格爾的市民社會概念》,《哲學研究》,2008年第10期。
3、《我們如何面對西方文明》,《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
4、《民族主義何以激進》,星野昭吉,劉小林主編,《世界政治縱論》社科文獻出版社,2008年9月
5、《從政治學角度思考法律權威》,《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2008年4期。
6、《梳理西方政治文化傳統》,陳夏紅主編:《思想的交鋒》,中國政治大學出版社,2007年。
7、《全球治理、聯合國改革與中國的政治發展》,《浙江學刊》,2005年第5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
8、《現代代議制民主思想的起源》(第一作者),《世界歷史》, 2005 年第 2 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新華文摘轉載)
9、《當代中國政治語境中的"群眾"概念分析》,《政法論壇》, 2005 年第 2 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
10、《談史學研究成果的社會化問題》,《史學理論》, 2005 年第 2 期。(人大復印資料轉載)
11、《格拉修斯原則——基督教二元政治觀的形成》,《中西政治文化論叢》, 2004 年 6 月。
12、《西方政治法律傳統與近代人權學說》,《浙江學刊》(人大復印資料·法理學卷轉載), 2003 年 2 月
13、《論古典自由主義的個人主義精神》,《文史哲》, 2002 年 3 月。(人大復印資料轉載)
14、《西方公民社會理論的復興及特點》,《教學與研究》,2002 年 1 月。
15、《繼承與超越——馬克思恩格斯人權學說的思想前提》(第二作者),載 《理論之樹常青》, 2002 年 1 月。
16、《當代公民社會理論的復興及其特點》,第一作者,《教學與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17、《消極國家觀:從基督教到自由主義》,《浙江學刊》, 2002 年 2 月。(人大復印資料轉載)
18、《徐大同先生與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第一作者),《中西政治文化論叢》, 2002 年 5 月。
19、 《中世紀政治思想的特質》(譯文,合譯),《中西政治文化論叢》 2002 年 5 月。
20、《 17 世紀"公民社會"概念解析》(第二作者),《遼寧師大學報》, 2002 年 7 月。
21、《美國的環境政治與政策》(譯文,合譯),《教學與研究》, 2002 年 7 月。
22、Challenge for China: How to face the UN. in the Age of Global Governance,South Korea, Sun-Moon University (國際會議論文集),2002.12 。
23、《論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天津市委黨校學報》, 2001 年第 1 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政治學》轉載。
24、《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百年歷程》,《中西政治文化論叢》, 2001 年 7 月。
25、《外在奴役與內在自由——基督教對自由思想的貢獻》,《孝感學院學報》 2001 年。
26、《論傳統政治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轉變》,載劉萬奇主編:《創新與發展--聚焦素質教育》,遼寧大學出版社 2001 年 8 月。
27、《近代人權理論的思想來源》,《遼寧師大學報》, 2000 年第 1 期。《新華文摘》轉載,《人大復印資料·世界史》轉載。
28、《當代西方政治文化理論的復興及其新趨向》,《政治學研究》, 2000 年第 1 期。第一作者。
29、《西方政治學說史研究50年》,載《新中國政治學回顧與展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 年 6 月。
30、《政治文化研究的興起與衰落》,《教學與研究》, 2000 年第 9 期。第一作者。
31、《政治學研究與公民文化建設》,《政治學研究》, 1999 年第 1 期。
32、《西方政治法律傳統與近代人權學說》,載中國史學會編:《世紀之交的中國史學--青年學者論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9 年 8 月 .
33、《構建公民文化——面向 21 世紀政治學研究的主題》,《理論與現代化》, 1999 年第 12 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政治學卷》轉載。
34、《亨廷頓的"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理論》,《國外社會科學》, 1998 年第 4 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政治學卷》轉載。
35、《對非西方國家民主化前提的再思考》,《天津社會科學》, 1998 年第 6 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 * 國際政治卷》轉載。
36、《從"權威主義的馬基雅弗利"到"民主的馬基雅弗利"--亨廷頓政治發展理論的新轉變》,《天津師大學報》(增刊),1998 年第 8 期。
37、《中國政治法律傳統與人權》,《遼寧師大學報》,1997 年第 2 期
38、《古希臘人的公民觀念》,《政治學研究》,1997 年第 3 期
39、《"一"與"多"——中西政治文化的兩種個性》,載《中西傳統政治文化比較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9 月。
40、《世俗政治與宗教政治--中西政治文化的兩種氣質》,載《中西傳統政治文化比較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9 月。
41、《古希臘思想家的政治分析方法》,《遼寧師大學報》, 1995 年第 6 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政治學卷》轉載。
42、《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與古希臘城邦時期政治思維方式的比較研究》,載《中國人傳統思維方式新探》,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年 10 月。
43、《談先秦諸子追求"一"的政治心態——兼與古希臘政治思想比較》,《天津師大學報》, 1992 年第 1 期。
44、《先秦與古希臘思想家政治認知方式的差別》,《遼寧師范大學學報》, 1992 年第 4 期。
45、《論黑格爾的國家概念及其歷史意義》,《遼寧師范大學學報》, 1991 年第 1 期。
46、《基督教傳統與近代西方自由主義》,《政治學研究》,1989 年第 3 期。
47、《論空想社會主義政治學說的特點》,《高等成人教育》,1989年3期
48、《薩特自由哲學的無政府主義特征》,《天津社聯學刊》,1988 年第 5 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哲學卷》轉載。
49、《當代基督教及其政治理論的現代化》,載《政治學研究》, 1987 年第 1 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宗教卷》轉載。
教材類
1、《西方政治思想史》,參編,而向21世紀課程教材,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
2、《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學大綱》(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3、《西方政治思想史》(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年。
4、《西方政治思想思想史自學考試大綱》,參編,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主持編寫,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