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標
國際政治專業以“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為總體人才培養要求,培養學生具有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特別是政治學理論和公共政策領域的知識基礎;具有較堅實的國際關系理論基礎,系統地掌握外事工作的知識、技能和法律規定,了解國內外國際關系理論發展及國際政治經濟發展信息,并能用一門外語閱讀專業書刊;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素質、較強的戰略和政策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應能較熟練地應用有關知識和法律規定辦理各類外事管理、信息搜集和涉外事務,并具有良好地從事國際戰略和政策研究工作的基本素質。本專業畢業的學生在外事工作、政策咨詢與戰略分析、對外宣傳與媒體傳播、國家公務員職能部門等領域具有廣泛的適應性。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國際關系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長時段、大容量的外語應用能力訓練,掌握從事外事工作、戰略和決策分析、媒體傳播等相關工作的基本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一)掌握國際關系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研究方法,具有從事國際戰略和政策分析,從事外事工作的知識和能力;
(二)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能熟練閱讀外文報刊和書籍,并較熟練地運用外語進行國際信息搜集,開展業務交流;
(三)具有較寬闊的知識面、較完整的知識結構,適應能力強,富有創造性和開拓精神;
(四)熟悉政府決策、政策法規和國際法知識,熟悉涉外禮儀和談判技巧,在國際戰略和決策分析、國際信息搜集、外事政策法規應用等方面具備綜合處理能力,并形成自身的特長。
三、學制、修業年限及授予學位
學制4年,修業年限3-6年。完成本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和學分要求,考核合格,準予畢業并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四、總學分額定
總學分為162學分,具體分配如下:
(一)課堂教學學分:144分,2520學時
每學期標準周為20周,其中課堂教學為18周,考試 2周。
(二)課外實踐教學學分:18學分。
1.軍 訓第1學期2周1學分
2.公益勞動和志愿服務第3學期2周1學分
3.社會實踐第5學期4周2學分
4.學年論文第5學期2周1學分
5.專業實習第7學期10周5學分
6.畢業論文 第7-8學期16周8學分
(三)課內實踐教學學分: 6 學分。
五、課程設置
根據國際政治培養目標的要求,結合社會需要,本專業課堂教學課程體系由通識課和專業課構成,通識課和專業課均分別由必修課和選修課組成。通識必修課共43學分;政治學類必修課由7門課程組成,共21學分;國際政治專業必修課由10門課程組成,共26學分;政治學類選修課由10門課程組成,應修滿10學分;國際政治專業選修課共40門課程,應修滿26學分;全校通識選修課應修滿18學分,具體要求是通識主干課8學分,一般通識課10學分。
六、社會實踐與專業實習
社會實踐旨在引導學生了解社會,掌握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共4周,安排在第四學期期末;專業實習共10周,安排在第七學期。
七、科研
為培養學生研究能力,本培養方案所列社會實踐、專業實習,學生均須撰寫調查報告、實習報告。課堂教學學分修滿后學生均須撰寫畢業論文。
八、考核
考核分考試和考查兩種。必修課必須考試,選修課一般為考查。考試分筆試與口試:筆試采用百分制;口試和考查采用五級分制,即優、良、中、及格、不及格。
九、課程序列表與指導性教學進度表 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