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9日,“書香政管”首場午餐會在昌平校區逸夫樓順利舉辦。本次午餐會以“政治、歷史與思想漫談”為主題,邀請學院政治學系講師何濤博士、黃承炳博士與王鴻銘博士,與同學們圍繞讀書、學習與成長展開漫談。

(三位老師與同學們親切交流)
活動伊始,何濤老師肯定了午餐會的交流形式。何老師認為,在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同學們應以興趣為導向,但具體的研究方法因人而異,同學們可以嘗試從某一位最欣賞的思想家入手,深入了解其生平與思想,以此為基礎把握思想史的整體脈絡。對于讀書,何老師認為應以原著和經典為主,逐字逐句地反復研讀。接著,何老師提到了研究“身份政治”的初衷。在他看來,“Z世代”由于天然對社會敏感,因此是身份政治的主要構成。身份政治可以引起人們對社會不公的關注,有利于改變不同群體之間的境況;但身份政治應當有底線、有原則,否則會導致過于激進、尋求特權以及反向歧視的后果,值得反思。

(融洽輕松的餐敘氛圍)
黃承炳老師以“節度使帶相銜”問題為切入點,為同學們講解了安史之亂之后的央地關系變化。黃老師認為,學界的研究仍以唐前期為主,唐后期的官制研究缺乏系統的梳理。黃老師以政務與文書流轉為線索重新發掘“虛銜宰相”的實際作用,即授予節度使宰相銜,使其處在地方權力與朝廷優遇的兩難之中,起到了籠絡地方的作用。
王鴻銘老師首先鼓勵同學們提高中國政治研究的問題意識,抓住中國政治的變和常。在他看來,當代中國研究由于問題意識的缺乏,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往往存在巨大的鴻溝。只有抓住政治的“歷史感”與“時間感”,才能克服政治研究“豐裕中的貧困”。更為具體地,王老師鼓勵同學們一方面可以挖掘身邊的政治現象與政治實踐,從實踐中提取問題;另一方面從學生活動中進一步感觸政治,在參與學生組織與社團活動中了解政治的運作,實現從田野到理論的“再認識”。提到在哈佛大學的交流經歷,王老師認為其可貴之處在于獲得了心無旁騖讀書的時間,反思了美國學界定量的研究方式由于缺乏了對于歷史的把握,導致其中國研究粗制濫造的現象。
本次活動由政治2101班劉蕊同學、國政2101班李奇睿同學主持。午餐會在意猶未盡中結束。午餐會為學院師生營造了深入、友好的交流氛圍,讓同學們在課余時間認識到講臺之外智慧、可愛的老師們。會后,同學代表向老師們贈書表達感謝,并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書香政管】中國政法大學“書香政管”讀書會是一個具備創新性、知識性、專業性的學術共同體,秉持著“以書為媒,熟讀經典;由課而發,循師問道”的宗旨和理念,服務于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四個一流本科專業的教學與科研,促進學術成果交流,展現學院師生風采。后續還將策劃“讀書工作坊”等系列活動!
文字|王堯池
圖片|周靜涵
排版|徐一然
編輯|張成昊
責任編輯|王堯池